中房新闻> 市场动态 >楼市高烧的首付贷或将遭遇监管围堵

楼市高烧的首付贷或将遭遇监管围堵

发布时间: 2016-03-09

 

前日,有消息称,监管部门将打击部分中介机构、开发商、小额贷款公司、互联网金融平台等发放用于购房首付款的贷款的行为,要求银行加大的房贷的审查力度,如果首付资金来自高杠杆融资类贷款,则不应发放贷款。

 

记者从业内获悉,目前广东相关监管部门也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在摸底首付贷的情况。此外,有银行相关人士向记者证实,银行确实已经于2月份对此进行窗口指导,做好房屋贷款的风险管理,银行对住房贷款申请严格审查。

 

人行窗口指导要求防止配资风险

 

担心房地产市场上演楼市配资风险,监管正在行动。据悉,春节后,上海、深圳等地楼市持续火爆,而随着链家等地产中介提供首付贷等金融产品提高楼市杠杆消息出来,首付贷等产品被看作是楼市高烧的“凶手”之一。而今,首付贷已经引起相关监管部门的注意,或将遭遇监管围堵。

 

记者从业内获悉,目前广东相关监管部门也已经通过各种方式在摸底首付贷的情况。某大型国有银行内部人士则称,暂未收到打击首付贷的相关通知。

 

据悉,所谓“首付贷”,相关贷款资金可用作购房首付款,这些产品主要有互联网金融平台、地产中介设立的小额贷款公司等发起,甚至有银行介入其中,为购房人变相发放可用于首付的贷款。这样,房地产加强了杠杆,购房者可以在首付贷“场外配资”的支持下提前进入房地产市场。目前市面上,包括安好房、搜易贷、广州e贷等多家互联网金融平台均推出了专为购买房屋首付资金不足的购房者提供贷款的首付贷产品。

 

根据相关介绍,在无抵押贷款的情况下,“首付贷”最低可贷1万元,最高可以贷到房屋总价的20%.而在部分互联网金融平台,其流程是,平台把“首付贷”包装成年化收益率8%至12%的P2P产品,然后对外发售。

 

广州一家已经上线首付贷产品的平台反映,近两个月的交易笔数都呈现出翻倍上涨的情况。但首付贷的规模到底有多大,占比多高,目前市面上并无准确数据。据记者与相关监管部门人士沟通,目前监管摸底过程中,也尚未有有效的统计手段进行摸底。

 

不过,对于首付贷的风险认识,一位民间金融人士对记者表示,首付贷和股市配资还是不同的。广州一家提供首付贷产品的P2P平台负责人对记者表示,在股票配资中,银行提供小部分资金,而场外资金提供更高杠杆。但首付贷则相反,银行提供主要资金,而“首付贷”只是提供较小部分。此外,上述平台负责人认为,房地产中,价格波动较大,风险较大的别墅、商铺等,民间借贷和互联网金融提供的“首付贷”并不涉及,因此,并不会造成太大的风险。

 

银行房贷业务激增

 

前述民间金融人士对记者表示,所谓楼市的场外配资,事实上,并不存在于民间金融,银行也有变相的首付贷产品。部分银行此前推的装修贷以及大额信用卡在实际过程中,亦被不少购房者用为首付贷。

 

那么首付贷是否会提高银行的房贷风险,各家银行对于房贷的策略如何呢?

 

记者从业内获悉,目前部分银行已经有所行动,进行内部审批严控。一方面是进一步严格审查自有资金的来源,如首付款是否来自配资等。另一方面,通过征信系统以及申请者的收入水平,考察贷款人的还贷能力。

 

但从业务倾斜来看,相较于监管部门的谨慎,银行在过去一段时间则不断向房贷倾斜额度。

 

多位银行人士表示,在经济下行周期里,房贷市场成为银行极力扩展的优质资源。一位国有银行个贷人士对记者表示,随着银行供应量的加大,各家银行已经出现价格战,导致房贷利率自去年以来步步走低。如广州地区首套房的房贷利率普遍可打8 .5折,珠海首套房房贷利率折扣最低已去到8.3折。

 

而随着部分地区出现楼市上涨的情况,房贷需求也在不断放大。

 

据悉,在此次窗口指导要求银行加强房贷审查的同时,监管部门还将加强房地产信贷的压力测试。

 

人民银行深圳中心支行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年,新发放个人住房贷款3408亿元,增长2.1倍。更值得关注的是,深圳按揭平均成数高,2015年12月份达到65%,远高于“北上广”三市,同比高3 .2个百分点,与70%的最高贷款成数限制相差仅5个百分点,将贷款杠杆几乎利用到了极致。

 

业内呼吁分区域执行

 

对于市场关心的房贷市场是否已存在系统性风险的担忧,前述一位国有行广州分行相关人士表示房贷断贷、不良率仍保持在较低水平。

 

长期与中原地产等进行合作的汇瀚顾问就告诉记者,广州业内有关金融业务还是比较稳健的,业内做得激进的并不多。此前链家首付贷激进而受罚事件,在广州代理圈内相对出现频率不高。

 

那么房贷政策和首付贷是否会持续收紧呢?业内人士分析称,央行可能不会出台具体文件,仍以窗口指导形式指导各银行严格管理房贷风险。

 

广州一位民间借贷人士告诉记者,就房价趋势以及首付贷规模看,广州目前首付贷不可能对房价造成太大的影响,特别是当前库存较大的情况下,应该将首付贷作为去库存的一个措施,而不应该一刀切禁止。

 

不过也有分析认为,应该警惕监管收紧信号的出现。“对于使用了高杠杆的投资客来说,现在是需要防范风险的时候了。不要以为只有股市可以消灭大户,楼市也同样可以。”上海同策咨询研究总监张宏伟分析。

 

此稿件为延展阅读内容,稿件来源为:每日商报。如发现政治性、事实性、技术性差错和版权方面的问题及不良信息,请及时与我们联系,并提供稿件的纠错信息。